
為貫徹落實由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共同啟動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進一步提高非遺項目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的傳承和實踐能力,提升“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的系統性保護水平,積極推進做好“茶申遺的后半篇文章”,浙江農林大學主辦的2023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傳承人研修班”將于9月1日正式開班。
本屆研修班將圍繞“茶非遺的保護實踐”“茶非遺的創造創新”“茶非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主題,實行互動式教學與開放性課堂,通過設置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踐調研、互動討論等課程,幫助涉茶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從業者等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高傳承人的理論水平、手工技藝能力、文化與藝術素養,促進傳統技藝與現代市場及人類生活的融合,增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同時以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推茶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高質量共同富裕。
【組織機構】
實施單位: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指導單位: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
主辦單位:
浙江農林大學
承辦單位:
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
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
協辦單位: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浙江省保護聯盟
培訓人群: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相關44 個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或具有較高水平的從業者、業務骨干及部分管理人員
【時間地點】
培訓時間: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16日
培訓地點:浙江農林大學東湖校區及校外實訓基地
【課程設置】
課程分為三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實行互動式教學與開放性課堂,由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踐調研、互動討論四部分構成,搭建學員、專家、個案三方的互動渠道,從案例中汲取智慧,在交流中迸發靈感。
本屆研修班將邀請多位非遺、茶學、茶文化等領域知名學者現場授課,著力提高學員的非遺知識儲備、提升文化素養。
【實地調研】
共同前往非遺館、德壽宮、大唐貢茶院等公共場所,實地調研多項人類非遺項目、中國茶葉研究所、數字化展呈以及電商平臺、非遺傳承體驗設施等,實現技能實訓,在觀摩交流的過程中,使學員們提升技藝、拓寬思路、豐富經營理念。
【座談交流】
邀請非遺學界、茶學及茶文化學界知名專家,進行學員間的分享交流、信息交互,促進產業發展、創新整合。
【其他體驗】
本次研修班還設置了茶食品制作體驗、晚間學員師生互動交流、歷屆學員經驗交流會等環節。
九月一日,在金秋送爽之時,我們以茶會友。
更多精彩內容在培訓期間將會陸續揭曉,請持續關注、敬請期待!
茶學與茶文化學院
2023年8月30日